聯系電話:010-53790000
突出科技創新,北京“減”出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北京日報 發布時間:2017-12-27 00:00 文章作者:
從集聚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從放棄"大而全"的工業體系,到騰籠換鳥、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過去4年間,經歷著一場轉型升級大考的北京,正奮力探索經濟發展從"量"到"質"的重大轉變,構建與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相適應的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集聚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從放棄"大而全"的工業體系,到騰籠換鳥、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過去4年間,經歷著一場轉型升級大考的北京,正奮力探索經濟發展從"量"到"質"的重大轉變,構建與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相適應的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昨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向社會公布了《加快科技創新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十個高精尖產業的指導意見》,這一系列政策是本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北京時的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央經濟工作會精神,進一步強化北京市科技創新中心等首都"四個中心"定位的大背景下提出的重要舉措。

以"北京要發展,而且要發展好"的目標為指引,指導意見回答了北京未來重點發展什么產業、重點發展什么技術、以及怎么發展的問題,為全市產業的新發展提供"路線圖",為北京市高效高質發展的產業升級進程定方向、立標準、指路徑。

 十大高精尖產業獲精準支持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不是意味著北京就不發展了?昨日,本市相關負責人給出了明確答復--"北京要發展,而且要發展得更好,要高質量的發展"。而十大高精尖產業就是"北京發展什么"的有力答案。

指導意見選取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醫藥健康、智能裝備、節能環保、新能源智能汽車、新材料、人工智能、軟件和信息服務以及科技服務業等十個產業作為本市重點發展的高精尖產業,分別編制了指導意見。在資金投入、人才培養、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本市經信委、科委、財政局、人力社保局、中關村管委會等機構將進行針對性的配套支持。

"在新年之前迎來北京市針對人工智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實在太及時了!我們的人工智能芯片和一系列解決方案將從研發成果走向市場落地,明年對我們的發展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地平線公司政府關系總監賈志鵬說。昨日一早指導意見向社會公開后,他第一時間研讀了其中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政策。

他興奮地看到,在人工智能產業的指導意見中,除了支持行業前沿技術研究和重大科技任務攻關,指導意見特別提出了推進傳統產業與各行業融合創新,以及加強人工智能相關標準研究等問題,這讓企業表示感到十分"解渴"。"人工智能在傳統行業、民生領域的應用需要突破很多政策、標準問題,指導意見的發布讓我們看到了希望。"賈志鵬感嘆。

精準化、系統化的高精尖產業發展指導意見,讓相關產業創業者們頗受鼓舞。"過去只知道我們這個行業是高精尖產業,可政府具體怎么支持、支持哪些方向,還真不清楚?,F在可有數了。"一位集成電路領域的創業者說。在十大產業指導意見中,每個產業的支持政策都設立了具體的任務、總目標及細分目標、保障措施等內容,讓資本、人才等創新資源的去向有跡可循,有了相對明確的"路線圖"。

除了推動政策精準化,此次指導意見的編制還堅持"問題導向",推動解決相關產業發展的行業性問題。例如在科技服務業的指導意見中,就考慮到首都科技服務資源豐富,但存在涉及領域多、部門多、環節多,資源效率利用不高、機構市場化水平不高、專業服務能力不高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產業發展方向,通過政策集成,釋放院所高校服務活力、提高服務機構市場化水平、增強專業化服務能力,來提高科技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

  "一增一減"實現高質量發展

重點發展十大高精尖產業,勢必會有一些重大項目在北京落地,這與北京新總規中"減量發展"的要求是否會有矛盾?

本市相關負責人解釋,兩者并不矛盾。"發展是最終目的,北京要的是高質量的發展"。市經信委負責人昨日回應,"發展高精尖產業"與"疏解非首都功能",是相輔相成的"一體兩面"。

此前,北京市內通過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動,大力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淘汰退出一大批一般性制造業企業、區域性專業市場,釋放出寶貴的存量資源,為創新發展留出了空間。

騰出的空間,引誰進來?誰能推動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高精尖"成為無二之選。只有加快發展高精尖產業,實現疏解騰退資源的升級、置換、更新利用,才能打破傳統業態發展的路徑依賴,創造新的供給,鞏固和拓展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成果。

2016年年底,曾經扮演過多年電子賣場角色的海龍大廈三樓將傳統賣場騰退,迎來了一位"高大上"的住戶。這家名叫地平線機器人的公司。核心成員來自百度、華為、Facebook、谷歌等全球科技巨頭,這個團隊的目標,是給機器人裝上"芯片大腦"。成立僅2年,這家以創新能力為殺手锏、僅有300多人的創業團隊,幾個月前剛剛獲得了資本市場近億美元的巨額融資。像地平線這樣的人工智能高精尖企業,在水電、土地等方面的資源消耗量都極低,未來多年內產生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卻不可估量。

查閱指導意見可以發現,人工智能、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此次入選的十大產業,均屬于智力密集型、環境友好型和資源集約型的產業,它們都具備"兩低兩高"特色--對人口、土地、用水等要素資源的依賴度較低,產業科技含量、產出效率效益高。

本市相關負責人透露,此次選擇的十個產業是按照全市發展高精尖產業的部署要求,聚焦可發展產業領域的高端部分提出的。除了此次指導意見涉及的十個產業外,本市還在研究制定金融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商務服務業等產業的指導意見,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這些都將是今后全市重點鼓勵發展的高精尖產業方向。

  多個領域"跟跑"變"并跑""領跑"

產值比去年翻番、新生產線明年投用、國產關鍵設備生產能力翻兩番……昨天,作為全市集成電路龍頭企業,中芯國際副總裁兼北京廠廠長張昕帶來了一連串好消息。

"2002年支持中芯國際在京落地、2012年中芯和北京市共同成立12寸先進制程集成電路制造廠中芯北方、2014年設立國內首支集成電路產業股權基金……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成電路,北京對該領域的扶持一直是先行者,也收獲了巨大的成果。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北京是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環境最好的城市。"對于北京市對相關領域的創新扶持,張昕如數家珍。

在中芯國際、北方華創等產業上下游企業的聯合下,在中芯國際全球領先的芯片生產線上,國產設備已經達到了數百臺,國產設備使用率已占所有設備的10%以上,顯著提升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不止在集成電路領域,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領域,頻頻創下全球首款人工智能手機芯片、全球第二家掌握柔性屏量產技術打破國際壟斷等佳績的北京高精尖產業,也正代表北京、代表中國參與國際競爭,從"跟跑"向"并跑""領跑"轉變,推動綠色、集約、智能的北京產業發展方式,實現"減重、減量、減負"發展,加速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2017年12月27日? 來源:北京日報)


?
日本一级欧美一级中文,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图片,欧美亚洲卡通校园自拍图片,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欧美精品高清在线二区,色香天天影视来吧综合